新课标、新教材、新考纲学习体会
郑州实验高考学校 郑宏举
一、新课程理念的感悟
第一、教师理念的更新
原来老的课本比较注重基本知识的强化,老师在课堂上完全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一套老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讲,学生学。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也不容许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从而扼杀了他们的灵性和创新精神。一个民族的前途正是在于创新,而我们青年一代是祖国明天的希望,他们的创新精神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因此,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当然,从原有的教学模式进入到新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这需要我们教学理念的更新。原本教学课堂的完全遵照教师的意愿的模式即将被打破,这是对教师权威的挑战同样也是对课本知识的挑战,我们必须从原来的惟书到未来的惟真,这可能需要我们学会学习,学会终身学习,这是对教师本身的挑战。作为教师,对学生需要有原来的规范化转变为尊重学生的正确人格和个性的培养,这是对学生本身的负责,同样也是我们教学所要达到的效果。其实,我们很清楚: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只有形成适合他们自身的正确的价值观,人身观,世界观才能形成一个多彩的社会。
那么,究竟我们教师的思想应该如何变化呢?在我认为,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原先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必须改变,我们必须把学生作为和教师同样地位来考虑,也就是师生间是主体间性,他们是平等的主体,学生可以质疑教师讲过的内容,同样可以向教师提出自己的见解,可能在当时看来很可笑的见解在未来几十年中被证明是适合社会的呢,整个社会在向前发展,科学需要假设。
第二、教师教法的更新
谈到教法,我们的传统课堂有其实在的功用,它造就了我们许许多多的人才,因此,我们需要保留课堂的形式,但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如今,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注意到了这一点,模块的提出使得原来的课堂形式可以被一种大课堂形式所包容,在这种前提下,高中学生可以提前体验大学的上课模式,同样也为他们提供了一起讨论的场所和进行社交的机会。当然,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必须更加注意教法的更新,我们可以多运用讨论的形式,让不同班的同学一起讨论,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只有让他们自己探索出真理,所以,在新课程的模式中还特别强调探索,这是一种实践,我们可以特别安排一定的时间和学生一起到外面去体验生活,从而来证明课本内容的正确性,这也是培养学生生活的一个方面,学生只有学会生活才能学习好。
新课程中还隐含着学生的正确人格形成的条件,我们必须充分注意到这一点,“教书育人”是两个方面,如果只是注意一个方面,那么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在学会学习的同时,我们作为教师必须教会他们怎样做人,这才是最关键的,只有学会做人,那么才是一个真正的人,如果只有知识,而学会做人,那么,带来的后果比没有知识更可怕,我们每一位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当然,光靠在课堂的说教是没有多大效果的,我们可以通过专门安排学生和社会上的正直的人接触,通过他们的正直行为来渲染学生,还可以找出一些就在身边的坏的例子,让他们有一个比较,来养成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
第三、教师的专业知识的提升
在新的历史时期,整个社会已经进入到了终身学习的时代,没有一个人可以在原地踏步了,作为一个教师更应该知道自己的历史使命,更应该自觉的学习,只有自己的知识远远高于学生,那么学生才有成长的希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有一些专门教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专业知识的培训的平台,对于不同的课程的教师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让我们的专业知识保持最新的态势,同样也让我们了解到同时代的最新的教学理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同样的地位来学习。
作为我们教师自己,也需要在课余时间充实自己,多找一些学习资料自我研究,自我发展,这是提升自己的最好的途径,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必须时刻反省,处处注意自己所学习的知识是否适合社会的需要,是否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益处,这是我们作为教师的一个方向,只有学以致用,我们才有可能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
第四、教师的行动
一切的说教都是苍白无力的,要从老的教学模式完全走出来不是容易的,我们的头脑中完全是以前的一套教学模式,我们看不惯学生对我们提出的不同意见,我们有时不能忍受学生在课堂上的个性表现,但是,我们清楚的知道,我们必须尊重学生,这是一个事实。
因此,作为一个教师,行动是最能说明一切的,同样也只有每一个教师主动去接受新课程,那么我们的新课程才能前进,我们教师是推动新课程前进的最前沿的力量,相信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怀着对学生的爱,我们能够在新课程的征程上走的更好。
二、对《新课标》的认识
第一,对高中历史课课程性质的认识。
《新课标》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更加科学地揭示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和特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规定了高中历史课的指导思想和内容;“进一步”强调了在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上,继续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揭示了高中历史教学最终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最高目标。它不同于旧课标对高中历史课程性质的定义,比较起来,《新课标》更加突出高中教育是追求卓越的大众教育的定位。
第二,对高中历史教学理念的认识。
《新课标》用了相当篇幅全面阐述了高中历史教学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
旧课标没有“教学理念”方面的内容。学习领会这些新的教学理念,并把它贯彻到实践中去,有利于创新教育的实施,实际上是还高中历史教学本来的面目。
第三,对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目标的认识。
在课程目标上,《新课标》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了新的高中历史课程目标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归纳旧课标对教学目标的描述,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思想教育,重视基础知识教学,体现出“以基础知识为中心”的理念。《新课标》对高中历史教学目标作了三个方面的描述:
① 知识教育与学科能力培养:“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② 强调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③ 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循高中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和挖掘历史课程在人文素养、健全人格、民族意识、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及国际意识等方面教育功能的培养。三维目标强调了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尤其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代“思想教育”,更务实,适当淡化了历史课程的政治功能,突出体现了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比如在教学目标上,行为动词的使用体现了在继承上递进发展的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新课标》对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规定,以及对高中历史教学所提出的建议来理解,《新课标》对后两者更加重视,体现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新理念。
总之,传统的教学大纲较多以学科体系为中心来表述本学科的知识点和教学要求,对能力和教学要求往往采用“初步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抽象的方式,对教师具体了解学生应达到什么程度缺乏明确的指导。而《新课标》将对学生在知识、技能、态度、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具体化,从而明确了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要达到的基本标准。
第四,对开发历史教学资源的认识。
《新课标》指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这是对“中学历史教学资源”这一概念的内涵完整而准确地概括。它扩展了师生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视野,启迪了思路,解决了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教学资料”不足的问题。
第五,对历史教学内容和结构的认识。
在课程内容和结构上,《新课标》改变了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适应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新课标》在内容和结构上,大胆创新,与时俱进,对历史知识进行了重新整合,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采取“贯通古今,中外混合”的原则,创造性地采用“模块”加“专题史”的形式。分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内容具有开放性,增强了课程与社会发展、现实生活以及与学生自我发展的联系。必修内容在课程的设计思路上推陈出新,打破了传统“以时间为主线”的简明通史和章节体体例,将所要求的课程内容分成历史(Ⅰ)、历史(Ⅱ)和历史(Ⅲ)三大模块,包括25个学习专题,分别从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思想与文化等不同领域反映历史进程和历史概貌,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必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共108学时,6学分。选修课程共有6个学习模块: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有个性化的发展。选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若干个模块,在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应至少选择3个模块,在历史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应努力完成9个模块内容。
第六,对教学活动的认识。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教学活动”方面的建议,形式多样,可操作性强。过去,“开展历史课第二课堂活动”是一个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才开展的“要求”。《新课标》把“讨论”、“调查”、“阅读”、“访问”、“演讲”、“观看影视资料”等等活动“法律化”,必须在教学中组织这些活动,变以往的“第二课堂”为现今的“第一课堂”,历史教学活动将更加活泼。
第七,对学生学习评价的认识。
在学生学习评价上,《新课标》改变了过于强调考试成绩的单一评价方式,建立了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和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对学习评价的手段新,评价的核心目的在于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方式有:
1.评价对象和参与者多元化。
2.学习评价目标和内容多元化。
3.学习评价方法多元化。这种评价方法突出地体现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的理念,寓学生的学习活动于平常的生活活动中,将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八,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认识。
《新课标》要求更新的学生学习方式,强调“研究性学习”活动与“历史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学生要借助现代所有的信息媒体(除了课堂外,还有网络、报刊、图书馆的图书,等等)进行学习活动,要生生、师生合作学习。正如《新课标》指出那样,“学生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全新要求。
第九,对历史教材观念的认识。
在《新课标》条件下,只有《新课标》是唯一的法定依据,学生所使用的“课本”再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依据。在这样的前提下,“课本”只是学习的最重要资料,历史学科所有的教学资源都可以利用为教材。《新课标》全面实施后,将出现一个《课标》,多套课本以供选择的局面。经教育部批准,已有四家出版社邀请有关专家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编写了四套各具特色的高中历史教材。《新课标》还给一线教师发挥才智提供了编写“教材”的空间,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第十,对历史教师素质要求的认识。
《新课标》把历史教师作为一种历史教学资源,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全新要求。“历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和程度。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对教师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这种要求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教学观念要新。
2.要有新的学习能力。
3.要掌握新的教学技术。
4.要迅速学习掌握新的教学管理手段和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手段。
5.要有开发课程资源的新能力。
三、新旧教材的比较
第一、新旧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不同。
传统以来,历史教材的编写都按照中国史和世界史两条主线进行,中国史又分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现代史两大块;世界史也分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现代史。在中国史这一条线中,不管是古代史也好,近代史也罢,又都按时间顺序分别讲述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部分内容。举个例子,中国近代现代史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三年过渡时期(1949——1952年)、三年经济恢复时期(1953——1956年)、十年建设时期(1956——1966年)、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1978年以后),也按照这样的模式编写世界史那一大块。
新教材则改变了过去编写教材的模式,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依据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革新了教育内容,增强了教育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以“学习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新体系。其设置了9个学习模块,即历史(I)、历史(II)、历史(III)等3个必修模块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4个选修模块。必修(I)中的9个专题,都是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当然既包括中国史的内容,也包括世界史的内容。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等。必修(II)中的8个专题,属于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内容,如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当今世界经济和全球化趋势等。必修(III)中的8个专题,则属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内容,如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等。
这样就打破了以前那种通史体系,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纵横交错编写教材。
第二、新教材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
(1)增强了与社会文明进步联系的内容。如在必修(II)中,增强了“国有企业改革”、“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内容,以及“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内容。在必修(III)中,增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内容。
(2)增加了适应时代需要的内容。这突出地体现在世界史学习内容的增加上。当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和加入WTO,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人们越来越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新教材不仅弥补了现行高中历史课程没有世界古代史的缺陷,而且增强了世界史内容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比重。如必修(I)中增加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内容;必修(III)中增加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等内容。
(3)增强了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的内容。如在必修(II)中增加了“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等专题,让学生通过身边历史的变化来感悟社会进步,感悟历史发展。老师上这课的时候组织大家讨论,学生会畅所欲言,言之不尽的。
第三、新教材改变了以前以政治史为主的结构,明显加大了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科技史等方面的内容。
在过去的教学体系中,受过去革命史观的影响,政治史一直是历史话语的主体。在20世纪80年代的史学研究中,这种情况在逐渐改变。整体观或者说是综合史观日益成为主流,加强经济史、社会史的内容正合时宜。从宏观体系方面来看,以专题史来提领国别史反映了人类社会由分散到整体的前进趋向,对于学生树立系统的人生观和历史观大有裨益,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体现了与时俱进的育人理念与革新精神。学生通过历史必修课程的学习,能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学会从不同视角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的目标,为其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历史选修课程6个模块,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有个性化的发展。
第四、新教材有更多的创新 [1]紧扣课程标准,继承原有教材的传统。从高中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出发,文字直白,条理分明、通俗易懂而容易被人接受,也有利于新旧教材的衔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实践,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在参与分析、讨论、比较、归纳的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
[2]结构实用简便。设置了“编者的话”,供大家参考。每课的基本结构由导入框、正文(宋体宇)、阅读课(楷体字)、文献资料、图表图画、动脑筋、注释和注音、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活动课等十部分组成。教科书结构和编写体例如下:
(1)单元:采取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每个单元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
(2)课:每个单元分为若干课,每课涉及一个或几个比较具体的历史问题。但同一单元的各课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3)导入部分,重视开头引趣。
单元导入:单元页的设置是一次创新,包括本单元内容概括介绍、学习要点和学习建议。目的是使学生在开始本单元的学习时,就能了解本单元内容的线索,抓住核心问题,并能以科学的方式、方法投入学习;从而增强学习的目的性,提高学习效率。
课导入:每课前设一个导入框。导入语一般是用文字、图画等表述与本课内容紧密相关的具体生动的历史情景。“探究的主要问题”和“重要概念”,是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由悠久的传说、生动的故事、优美的诗歌、通俗的民谣及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等开篇的导入框就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理解教材的点睛之笔。
(4)课文正文部分
用宋体字印刷,属课文主体部分,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约两千字左右。
(5)课文辅助部分
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文中间特插有几种栏目,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历史纵横】是与课文内容有紧密联系的各类历史知识。【资料回放】是配合课文中某主要内容而列出的文献资料。【学思之窗】提供了阅读材料,并提出问题,属插入性思考。有些还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历史与现实相联系思考得机会。
(6)测评部分
在每课之后设置“探究学习总结”,成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最能体现转变传统教学方式的有力杠杆。包括:“本课测评”是对每课必须掌握的内容进行检测。“学习延伸”形式相对多样化,包括内容丰富的探究活动、阅读与思考及争鸣等等。这些是为有兴趣和学有余力的同学设计的课外探究学习活动,供自由选择。
(7)单元学习小结,促进学思结合。每单元之后,设置了“单元学习小结”,目的是测评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和检验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
“重要概念简释”是训练学生用最精炼的语言对某些概念进行解释的能力。“归纳与总结”是为了培养学生归纳综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构建知识系统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历史感悟”中的“学史心得”,供学生把自己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对人类历史的感悟、认识和启发以及获得的经验教训等记录下来。另外,“学史存疑”部分,供学生记录那些对某些问题没有理解透、对某些材料或结论存有不同看法、甚至有怀疑的问题,以备今后进一步探究。
[3]叙述平和通俗。注重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教育,在进行人文教育时,则通过分析历史事件的成败得失,通过评价历史人物的是非善恶,培养学生尊重他人,遵守公民道德等人文精神。
{4}加强网络资源开发利用。人教社建设了人教网( www.pep.com.cn),作为课程教材的延伸。不仅大量提供由于课本篇幅所限而无法纳入的阅读材料和拓展学习,而且及时推出由于课程教材一定的稳定性和滞后性所来不及更新和提供的最新材料,具备了其他所教材更优厚的条件。
|